9月12日,我校组织召开第七届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河南区域选拔赛暨第一届龙湖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筹备会。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卢克平,新郑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淑娴,党委书记解伟、校长李利英出席会议。会议由龙湖镇党委书记张宏政主持。

会上,李利英代表学校对筹备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近年来学校围绕工业软件特色发展、学科专业转型升级,持续擦亮“双行业底色”,“工科办学体系+双行业底色+工业软件牵引”三位一体深度耦合,形成了“一黑一白、工软结合”的办学新格局。她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不断完善制度,增加经费投入,创新管理方式,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能,以赛促创”,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实施的学科竞赛“一二一”工作方案,获得广泛肯定。“十四五”期间,我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100余项,国家级奖项991项,其中,“三大赛”省级以上获奖220余项。我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TOP100)》中位列全国第20位、河南省第2位。她表示,期待通过此类赛事,进一步深化政校企行合作、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为青年学子搭建通往科技前沿的桥梁,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河工力量”。

崔淑娴指出,新郑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大赛的举办,为赛事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务。她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大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工智能人才汇聚新郑,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卢克平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校要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加快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解伟指出,举办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大赛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各项筹备工作落实落细。一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充分展现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优势;二要开放合作,汇聚资源,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三要注重实效,促进发展,通过大赛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工业软件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为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孙云龙 图:刘东海 审核:悦国宁 王俊飞 编辑:马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