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蒲公英志愿服务活动以“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传递基层服务的温暖”为核心目标,于2025年暑期组织18支团队、近百名志愿者,深入河南多地开展基层心理健康服务行动。活动通过心理健康宣讲、团体心理辅导及家校联动等形式,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趣味互动润童心,心理健康助成长。在罗山县铁铺镇中心学校里,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志愿者带领30余名小学生开展“绘心家园”心理团体辅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安全港湾”,四年级学生小野在画中寄托了对在外务工母亲的思念,引发志愿者共鸣。校团委社采缤纷志愿团队赴鄢陵县望田镇北村社区,通过“数字炸弹”、“你划我猜”等趣味游戏破冰,组织开展红歌比赛激发爱国情怀,以温情陪伴为50余名儿童送去知识与温暖。管理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的志愿者走进幼儿园,用音乐律动、手工创作启蒙幼儿探索未来,用绘画为桥梁,引导小朋友们画出心中的情绪。纺织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志愿者前往乡村,带领儿童在体验传统工艺中感受情绪,在游戏中学会团队信任。外语学院志愿者走进汝州市李窑小学,通过“执笔写心”、“信笺漂流”等环节引导孩子们通过书信传递情感,在真诚互动中搭建心灵支持网络,为儿童播撒理解、关怀与友爱的心理成长种子。

知识普及筑防线,家校联动促和谐。理学院志愿者以折纸、情景剧等形式,在周口市李老庄乡蒋桥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识别情绪、缓解压力,并通过家访传递亲子沟通技巧。商学院志愿者在固始县多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家访,通过互动问答、心情绘画和一对一访谈,帮助青少年提升抗压能力,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赴周口太康县何桥村,通过智能小车演示、3D打印互动、歌舞文艺支教及爱心物资捐赠,将科技启蒙与心理关怀融入乡村教育。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志愿者面向大学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系统讲解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挑战。

人文关怀进社区,暖心服务护夕阳。人文政法学院志愿者走进宝丰县大营镇敬老院,聚焦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通过趣味案例讲解情绪调节技巧,与老人分享生活感悟,倾听他们的心声,一位老人感慨:“孩子们不仅送来物资,更愿意听我唠叨,心里敞亮多了!”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在郑州市中原区泉森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书法雅韵传情”活动,老人们在墨香中挥毫泼墨,书写“福”“寿”等吉祥字,志愿者通过书法学习与老人结下深厚情谊,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代际互动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关爱,心理状态愈发积极阳光。”会计学院则走进济源市今三养老公寓,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捶背按摩及文艺表演,老人们笑声连连,直呼“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

岗前培训强根基,专业筑梦践初心。为确保服务质量,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蒲公英志愿团队开展活动之前专门开展了“理论+实操”岗前培训,通过“心理气象站”模型解析、团体辅导模拟演练等方式,帮助近百名志愿者掌握心理问题识别、沟通技巧等核心技能。学员代表表示:“培训让我们从‘热心肠’升级为‘有心人’,将以专业态度传递温暖。”
青春聚力担使命,服务基层显担当。本次活动覆盖河南多地,累计服务儿童、青少年、大学生、老年人等群体50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们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知识宣讲、人文互动等多元形式,为儿童筑牢心理健康防线,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心理专业知识支撑,为老年群体纾解孤独,蒲公英志愿团队用行动诠释着心理健康服务不仅是“心”的守护,更是爱的传递。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蒲公英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常态化、专业化,让青春的种子在基层土壤持续发芽、开花。
(图:校团委、各学院 文:孙恂 审核:介翔 编辑:刘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