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我校学科竞赛组织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综合楼A207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张巧玲出席会议,全体二级学院院长、竞赛负责人、学科竞赛组织委员会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晓乐主持。

会议通报了我校2024年度学科竞赛工作开展情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科竞赛增量提质,国家级竞赛获奖由264项提升至496项,省级竞赛获奖数量由985项提升至1070项,国家级奖项获奖比例提升10%,省级以上竞赛获奖总数1566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奖项15项;“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奖项41项;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取得突破,获国家级银奖1项。国际比赛中,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奖17项,在IEEE国际软件测试大赛(欧洲站)中获奖1项。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奖302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78项,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奖74项。
张巧玲指出,我校围绕办学定位,持续深化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充分发挥竞赛项目化教学的育人功能,强化培养在校生应用实践能力,不断优化升级三全育人体系;学科竞赛“一二一”工作方案,被省教育厅专题报道;“奖励+学分”的师生双向激励机制有效形成,竞赛分类扶持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夯实竞赛根基,择优追加专项经费支持校赛,实现竞赛全覆盖。张巧玲强调,我校2025年度学科竞赛工作要紧密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实施三项行动计划:一是“拔尖计划”,遴选一批重点团队,锚定创新大赛、挑战杯等顶级赛事,配备专项资源,力争新突破;二是“协同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竞赛项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三是“普惠计划”,优化“学科竞赛周”“创意集市”等品牌活动,确保本科生参赛覆盖率达100%,构建“全员参与、分层培育”的竞赛生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赋能为支撑、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形成“学科支撑竞赛、竞赛反哺学科”的良性循环。
会议审议了《学科竞赛(校级)组织实施细则》,研讨并发布了《2025年度学科竞赛目录》。
(文:孙云龙 图:田然 审核:刘晓乐 编辑:马旭宇)